企業文化
企業動態
聯系我們
九江市云山油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方式1:余先生
手機號碼:15070289377
聯系方式2:杜女士
手機號碼:17307926059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云山集團軍建農場
當前位置:首頁>企業論壇 > 企業論壇
由“開學”引發的思考
(2021年9月2日)
昨天,是中國大中小學校、幼兒園開學的時候。由此,我想了很多有關中國教育的問題。確實有很多現象令人擔憂,雖然許多現象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否定正面主流,但也不能不以引起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社會、家庭的重視。
教育關乎國家富強和民族興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如何在教育理念、教育體系、教育規范、教育環境、教育方法等等方面去體現這一“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去實現黨的教育方針和目標,在落實、落實、再落實上,確實還需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確實還需要堅持問題導向,久久為功。
教育是非營利的公益事業,特別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更是如此,這是教育的本質屬性。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直至本世紀初,中國的教育岀現了一個新的名詞,叫教育產業,也就是說教育可以成為一個產業去經營,有產業就有產業鏈,就有利益鏈,就有產業投入的沖動和經濟效益的追求。也許是理解上的偏差,那些年,全國大學校園掀起的是一股圈地、擴建、蓋樓之風,很多校園原有的圍墻也紛紛拆改成商業店鋪對外出租,學院與學院之間攀比的不是良好的校風、學風、教學質量和教研成果,比的是校園建設規模、建筑風格和品位,比的是整個校園的氣派。建設需要資金,資金既來自銀行信貸,也源于學生的學費,那些年,教育產業也是各大銀行熱投的重點領域,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教育產業的不合理發展。教育一旦偏離自身的屬性,與虛假政績、經濟利益相聯系,其結果不言而喻。現在看來,“教育產業”的遺風并沒有完全鏟除,還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我不是反對校園新建、改建、擴建,而是主張與學校教育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切忌不切實際的相互攀比。
名目繁多的校外培訓、補習,這是教育產業化錯誤導向的延伸。據有關資料披露,截止今年5月,全國范圍內共現存49萬家教育培訓相關企業,其中僅今年1~5月就新增4.92萬家,有超過6成的培訓機構是未注冊登記的。校外培訓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壓力、精神壓力,也不利于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給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加大了教育的不公平、不平衡性,也給學校教育與校外教育不正常的利益鏈接提供了可乘之機。可以說是壞處多多。校外補習泛濫,這是存在多年、屢禁不止的又一亂象。在主張發展“教育產業”的年代,教師八小時以外甚至在不影響課堂授課的情況下(這實際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可以外出講學、授課,另取報酬,可以開設“家庭課堂”,這叫教師的“第二職業”。教師樂此不疲,家長學生也是被迫無奈。助長補習之風的動力說到底還是經濟利益的驅動,一方面,像讓自己的孩子參加各種校外培訓一樣,家長總是希望小孩有出息,在未來的競爭中有能力,不落人后,甘愿在時間、精力、資金上不惜代價,迫切的需求就營造了巨大的市場,另一方面,教師不滿足于月薪收入,校外補習會有豐厚的回報,這就形成了一種“一個要鍋補、一個要補鍋”的特殊的供求關系。利益驅動導致一些老師課堂教學難以專心致志,甚至該在課堂講的留在補習時講,對此,學生不知,知者也無奈。令人欣喜的是:最近,教育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被稱為落實中央“雙減”工作部署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們期待這些措施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在強有力的督查監管之下,真正落到實處。
師德師風是決定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應該充分肯定:在我國,教師隊伍是黨和人民可信賴的隊伍,教師職業也是值得全社會尊敬的崇高職業,但也不能否認,現實中,拜金主義、向錢看的思想在教師隊伍中仍有市場,有的大學有的教師不是專心致學,用心執教,潛心育人,而是熱衷于應邀參加講學、評審,應聘當顧問、專家,在校外賺錢、掙“外快”,有的還熱衷于參與有償的企業項目的牽線搭橋、洽談等經濟活動。課堂以外的時間有多少人是用在教學研究、博覽群書、精心備課的呢?我們無法統計。對這種現象我們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全盤否定我們的教師隊伍,但這種現象也確實是客觀存在的。在大學校園里,教師課堂以外的時間和行為要不要監督?又怎么監督?這是不是一個值得探討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呢?還有,近年來見諸于報端的“性侵”問題,從大學到中學、小學,直至幼兒園都有“性侵”的案例,對自己的女學生進行性侵害的有校長、教授、普通教師,還有的是發生在名校名師身上,幾度曾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大家在聲討,也在討論,如何讓師德回歸正軌,堵截此類丑聞再次發生?可以想象的是:學校的“性侵”丑聞,不管是他人曝光,還是受害者自己主動曝光,都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自曝更是要承擔難以預料的負面后果,壓力可想而知。由此我們是否可以推測,那些由于多種原因不想曝光、不敢曝光還在隱藏著的校園性侵事件,肯定不是“個別事件”、“偶發事件”。
對學生而言,其天職就是讀書學習,努力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做到全面發展,做一個祖國需要的有用之材。從小學到初中、高中這個階段是學生追求和實現夢想的階段,夢想就是升學、考上大學,應該說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想都比較單純,學習的壓力也是非常之大,學校、家長都很關心和關注,因此,這階段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不會出現大的偏差。考入大學之后,情況就會發生變化: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終于圓了大學之夢,可以說是苦盡甜來,是該放松一下自己了,想法會有變;從農村來到城市,從小城鎮來到大城市,繁華多彩的城市景象,讓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心情和心理也有變;大學的課程安排一般都不是很緊,特別是到了大三、大四,自學的時間更多,考試的壓力也不大,在相對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我把控也會有變。客觀環境和條件的變化,會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發生改變。特別是80后、90后、00后的城市戶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不錯,即使是農村的孩子家庭經濟條件也有改善,這就為一部分大學生相互攀比、追求享受提供了可能。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招生制度,我們那個時候的大學生對知識可以說是如饑似渴,“知識就是力量”就是我們的座右銘,上課以外的時間不是在教室、圖書館,就是在寢室里看書,這完全是一種主動性、自覺性和內在動力。大家穿著都很樸素,結余的助學金除了買書和日常生活用品外,不會用于其他方面。而現在呢?我們看到的現象是:晚上10點以后,大學門前成雙成隊的男女同學,還在外面“宵夜”姍姍而歸,談情說愛也是這個年代大學校園的獨特風景,記得有大小報刋曾一度為大學校園要不要安放避孕套專柜還展開了一場不小的爭議和討論。圍繞大學周邊,餐飲、夜宵、專賣、影院、美發、眼鏡店、公寓樓等比比皆是,但書店卻擦眼難尋,或者是廖廖無幾。很明顯,這是大學生特殊群體消費導向帶來的市場和夜生活的繁榮。我問過一些家長朋友,在一般的二、三線城市上大學,除學費之外,學生每人每月消費都在2000元以上。我們還發現,畢業后的大學生大都不愛讀書、看書,無論是紙質版還是電子版,都不愛顧及,這讓人不解,也讓人擔憂。
教育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滲透力,還有一代影響一代、代代相傳的傳導力。這是教育不能忽視的規律和特點。早在30多年前,鄧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現在還猶言在耳,可以說是鈞鈞教誨,語重心長。2019年,香港持續發生極端暴力違法事件,一些年輕人包括學生受“反中亂港”勢力教唆而參與其中,沖擊香港法制,挑戰“一國兩制”底線,侮辱國旗國徽,高喊“港獨”口號。這些“亂象”背后暴露的是香港回歸后教育岀現的嚴重問題,從所謂教育行業協會到教師、教材,都沒有把控在愛國愛港的人士手中,學生長期受西方意識形態的浸蝕,我們沒有去占領教育這塊精神高地。臺灣是目前我國尚待統一的地區,島內臺獨勢力賊心不死,而且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愈加猖狂。執政的民進黨當局為了誘導年輕一代緊步“臺獨”后塵,阻斷臺灣與大陸的血脈關系,除去年輕人對中國大陸祖國、祖宗的認同感,就是從修改教科書開始,從教育誤導、不斷“洗腦”開始的,這一險惡用心在島內也確實起到了作用,年輕一代不認同“一國兩制”、“九二共識”、“中華民族”的有上升之勢。祖國一旦實現完全統一,要讓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從靈魂深處擁護統一,必須從教育開始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革,徹底肅清臺灣執政當局長期以來處心積慮在教育領域留下的惡劣影響,進行系統性、長遠性、深層次的撥亂反正。上述情況和教訓告訴我們:學校教育、特別是思想教育在民族興亡、國家興衰的戰略地位是多么重要。教育陣地必須牢牢掌握在忠于共產黨領導、忠于人民、忠于祖國、忠于職守的、德藝雙馨的人手中。
令人鼓舞和振奮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系統而深刻的闡述了教育的根本保證,即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根本任務,即堅持立德樹人;根本戰略,即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根本方向,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根本道路,即堅持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根本追求,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根本動力,即堅持深化教育改革創新;根本使命,即堅持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本依靠,即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回答了我國教育事業未來發展帶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長期性的問題,為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堅信:只要全國上下特別是教育戰線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教育思想,我國教育一定能擔當起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